时间:2022-11-26 14:03:07 | 浏览:395
我们今天来看看万泰生物这家上市公司,关于其疫苗和试剂等与疫情是否存在关系,我不想评价,朋友们自己来看吧,免得又有人骂我说错了,尽量多描述,少评价,这样可能评价区要文明一些吧。
从气泡图来看,万泰生物2021年在营收额、营收增长率和净利润方面再创历史新高。为什么要说是“再创”,因为其2020年就已经创下了历史新高,如果去掉2021年,其2020年也是在右上角的最佳位置,并且两年都是远远把以前年份的表现直接扔在了左下角,挤在一起。
从组合图来看,我们可以看到其净利润增长的速度更快,4年时间,其营收增长了5.1倍,净利润增长了11.5倍。
在正常发展情况下,这是很难办到的,一般情况是在做大营收时就要牺牲毛利率,这样才好扩大市场;而在提升毛利率时,可能又会影响到市场。
其主要的增长都来自来近两年,其他年份的增长,虽然也不低,但和近两年来比,就显得太平淡了。
其毛利率都是70%以上,特别是近两年在高位还继续大幅提升,2021年已经达到了85.8%;净资产收益率达到了极高的55.2%。我们前几天说过万华化学达到过80%以上的净资产收益率,但55.2%在A股中已经算是凤毛麟角了。
还得要介绍一下万泰生物的产品构成,2021年其“疫苗”以57%的占比,成为第一大产品,去年还是第二,占比30%;2020年的第一大产品是“试剂”,占比50%,2021年下跌至30%,差不多两大产品对换了一下位置。
其他产品占比相对不大,但仍然有结构性的变化,特别是“仪器”等产品占比仅为1%,但很多财经网站,在分类上还是把万泰生物的行业分到了“医疗器械”中。
不得不佩服万泰生物的眼光,经营的前两大产品的毛利率都是极高的,特别是第一大产品疫苗,毛利率在90%以上,而且2021年还在上升,其他产品的毛利率有升有降,而其仪器的毛利率却是负值,2021年还在扩大。
万泰生物的境外收入虽然有所增长,但增长较慢,所以占营收比还下降了7个百分点,其九成以上的市场还是在国内。
虽然境外收入的毛利率也很高,2020年还比国内的毛利率高出不少,但2021年却在下降,而国内反而上升。万泰生物当然知道怎么来安排销售市场分布,放着国内赚钱的机会不用,去便宜外国人,这种事是不会干的,实际上主要是不划算的。
我们再来看其分产品和地区的增长情况,其实主体上就是毛利率上升的产品和市场就在较大幅度增长,其他要么是增长较慢,要么就是在负增长。
从其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等构成及占营收比来看,2017-2018年时,都还是营业成本最高,2019年营业成本略低于销售费用;2020-2021年都是营业成本大幅低于销售费用,2021年营业成本甚至不到销售费用的一半。
其总成本占比,2017-2019年都在85%左右,销售净利率其实并不高;在2020年,其总成本占营收比就只有67.5%,2021年就更是低至59.2%了,销售净利率也是在成倍地增长。
占营收比29.4%的都是销售费用,而且这一占比最低也有27%,虽然不一定销售费用占比高就一定不好,但如此之高的占比,还是明显存在着销售模式的依赖。
疫苗行业,当然要靠研发,其研发费用占比也是不低的,随着营收的增长,占比虽然有所下降,但金额并不低,2021年为6.82亿元,这个金额多还是不多?我就不评价了,大家心里有数。
近两年,营收大幅增长,万泰生物明显受益于规模效应,虽然期间费用等比2017年翻了5倍,但占营收比却下降了10.6个百分点。
所有成本费用中仅有销售费用的同比增长略高于营收增长,其他均远低于营收增长,特别是财务费用已经低至看不见了,但还在下降,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,其基本不存在明显的偿债风险问题。
近两年,万泰生物“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”增长明显,但投资活动的现金需求也大,总体正好达到一个基本平衡后还略有净现金流入的状态。
但我们还是发现,其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,还是明显小于净利润,这不太正常,原因是折旧等费用无需支付现金,除非有其他影响因素,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要略高于净利润才是正常现象。这个后面我们看其部分金额较大的资产负债后就会有答案。
我们前面就说过,其短期偿债能力不会有明显的问题,1.98的流动比率和1.68的速动比率,短期偿债能力相当不错,所以我们省去了其流动资产和负债的结构分析,仅仅看一些我们关注的项目。
存货绝对数上升,占流动资产比还大幅下降,总体表现正常,但其增长部分,当然是要减少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的。
万泰生物的业务应收类款项增长得太过迅速了,而应付类虽然也在增长,但幅度明显低了一个数量级,应收类款项已经是应付类的10倍以上。
我们查看了其前五大欠款客户的情况,总占比只有5.4%,也就是说并非是大客户在占用着这些款项,而是相当分散,这么多新增的应收账款回收,对其销售人员的压力肯定是很大的,这或许是其销售费用占比超过营业成本的原因之一吧。
那么万泰生物只欠供应商1.9个亿,是不是说明其商业道德水平高,就不愿意转嫁这些欠款出去呢?
而且应收账款等新增这么多,占用资金很大,再加上存货的占用,和现金流量表上的“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”在大数上都对不起。
原因其实也好找,那就是其他应付款增长了10亿,增长的原因是:“疫苗销售未付推广费增加,未付研发合作费增加,销售提成增加所致。”这是其年报中的解释,我相信朋友们已经想明白了,万泰生物的营业成本就没有销售费用高,欠原材料供应商的货款是欠不了多少的,要欠就欠销售费用这边的业务款,比如“推广费”。
以上就是对万泰生物2021年及相关年度财报数据的个人解读,这是一家2020年以来,连续创下最好业绩的优秀公司。但是,严重依赖营销投入来拉动营收,高得过于的毛利率,以及短期暴增的应收账款,又让人感到一些隐忧。希望是我们杞人忧天了吧。
声明:以上为个人分析,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!
#万泰生物#
#疫苗#
每经记者:陈星 每经编辑:魏官红丁香园Insight数据显示,近日,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承办了万泰生物20价肺炎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的临床申请。现行市场上的肺炎疫苗,主要有23价肺炎多糖疫苗(简称PPV23)和13价肺炎结合疫苗(简称
本文为企业价值系列之一【成长能力】篇,共选取13家疫苗企业作为研究样本,并以2017-2021年经营数据作为参考。企业成长能力是指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与发展速度,包括企业规模的扩大,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。企业成长能力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,企业
本文为企业价值系列之二【盈利能力】篇,共选取13家疫苗企业作为研究样本。企业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,也称为企业的资金或资本增值能力,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。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,就是对公司利润率的深层次
每经记者:陈星 每经编辑:魏官红《掘金创新药》由每日经济新闻联合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共同推出,旨在解读新药研发进展与趋势,剖析产品竞争力与市场前景,洞察医药资本脉络,见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。根据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统计,6月28
本文为企业价值系列之四【营运能力】篇,共选取38家体外诊断企业作为研究样本。营运能力评价指标有总资产周转率、流动资产周转率、存货周转率以及应收账款周转率,并以近五年经营数据作为参考。数据基于历史,不代表未来趋势;仅供静态分析,不构成投资建议
泰林生物11月18日在互动平台表示,万泰生物及关联公司有采购公司的微生物检测系列、灭菌系列和隔离系列的产品。NC膜,公司与万泰生物有接洽沟通和试样,但目前还没有销售。
11月18日,泰林生物、东方智造、益盛药业、星网宇达等公司在深交所互动易和上证e互动平台回答了部分投资者的提问。泰林生物(300813)问:请问公司是否与万泰生物进行过紧密合作?其是否从公司采购了NC膜?答:万泰生物及关联公司有采购公司的微
11月15日万泰生物(603392)涨8.61%创60日新高,收盘报148.77元,换手率3.97%,成交量8.68万手,成交额12.41亿元。该股为幽门螺杆菌概念、新冠疫苗、新冠检测、疫苗、医药、医疗器械、体外诊断概念热股。11月15日的
华夏时报(www.chinatimes.net.cn)记者 于娜 见习记者 孙梦圆 北京报道4月11日,世界卫生组织(WHO)在其官网发布消息,WHO于4月4日-7日召开了免疫战略专家组(SAGE)会议,对1剂次人乳头瘤病毒 (HPV)疫苗
本文来源:时代财经 作者:高文珣 图片来源:图虫根据世卫组织的建议,9至14岁是HPV(人乳头瘤病毒)疫苗接种的最佳年龄。为在校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,是南京市政府2022年十大民生项目之一。6月6日,南京市开始为“无HPV疫苗接种史的
点赞了的2021发财,关注的年年发大财!本文是《价值事务所》的原创文章,第762篇。文章仅记录《价值事务所》思想,不构成投资建议,作者没有群、不收费荐股、不代客理财。都知道医疗是极好的赛道,各种10倍股,100倍股,但也是公认的复杂难学。现
点赞了的2021发财,关注的年年发大财!本文是《价值事务所》的原创文章,第708篇。都知道医疗是极好的赛道,各种10倍股,100倍股,但也是公认的复杂难学。现在,可能是你能找到的,最好上手,也是最通俗易懂的医疗投资课程来了。课程梳理了医疗庞
左手农夫山泉,右手万泰生物。如今的万泰生物作为国内疫苗龙头,凭借极强的造血能力已成为钟老板的第二棵“摇钱树”。7月21日,万泰生物公告显示,公司拟使用不超15亿元闲置募资进行现金管理。15亿对于上半年预计净利润最高达27.5亿的万泰生物并不
记者 | 沈溦万泰生物(603392.SH)7月6日披露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, 确定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为135.33元/股,发行股份数量2586.27股,募资总额35亿元,减除相关发行费用募集资金净额为34.60亿元
万泰生物11月16日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,截至2022年10月,公司在鼻喷新冠疫苗上投入的研发费用约为6.9亿元(未经审计)。公司现有已经建成的鼻喷新冠疫苗产能为1亿支/年。“鼻喷疫苗产业基地建设项目”是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募投项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