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2-11-26 14:02:32 | 浏览:1761
过去三年,智飞生物代理产品的营收占比由20.40%上涨至86.80%,研发投入营收占比却从7%降至2.45%。2020年上半年,其代理业务占营收比重进一步增至99.73%,研发投入占比降至2%。而今,代理协议即将到期,能否续约是个问题
《投资时报》研究员 王彦强
一面是代理导致营收不断增长,一面是自身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不断下滑,如何平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,实现更加持续的发展,考验着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智飞生物,300122.SZ)管理层的智慧。
据半年报显示,智飞生物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9.94亿元,同比增长38.80%;实现归母净利润15.05亿元,同比增长31.18%。
从以上数据来看,其中报业绩似乎颇为亮眼,但《投资时报》研究员注意到,该公司上半年代理产品实现营收69.75亿元,同比上涨57.70%;自主产品实现128.89万元,同比下滑99.78%。可以说,代理产品撑起了智飞生物2020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。
事实上,自2017年智飞生物成为默沙东公司四价HPV的中国唯一代理商之后,其代理产品占营收的比重便不断攀升,2019年此项比例已近9成。不过,需要注意的是,智飞生物与疫苗巨头默沙东签署的五款在售产品代理协议即将在2021年之前陆续到期,能否续约是个问题。
反观智飞生物近几年研发投入,表面上看其已从2017年的0.94亿元上涨至2019年2.59亿元,但实际上其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重却从同期的7%下降至2.45%。
2020年以来,在股市春风吹拂下,在与中微所(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)重组蛋白疫苗(新冠疫苗)的加持下,智飞生物股价从年初的49.2元/股飙涨至最高194.21元/股,涨幅近3倍,市值最高达3000亿元。当然,同行公司康泰生物(300601.SZ)和沃森生物(300142.SZ)也在相同理由的加持下,股价水涨船高。
不过截至2020年8月7日,智飞生物报收于161.05元/股,较刚于7月末创下的194.21元/股高点已下挫17%。
智飞生物近一年股价走势(元/股)
数据来源:Wind
净利润增速连降两年
智飞生物是一家主营人用疫苗的生物医疗企业,产品包括AC群脑膜炎球菌(结合)b型流感嗜血杆菌(结合)联合疫苗(喜贝康)、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(喜菲贝)等自主产品,及统一销售默沙东授权的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、四价HPV疫苗、和九价HPV疫苗等进口疫苗。
Wind数据显示,从过去五年看,2015年—2019年,智飞生物营业收入分别实现7.13亿元、4.46亿元、13.43亿元、52.28亿元和105.87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-11.01%、-37.43%、201.06%、289.43%和102.50%;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.97亿元、0.33亿元、4.32亿元、14.52亿元和23.66亿元,同比增长33.38%、83.53%、1229.25%、235.75%和63.05%。
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,2017年之后,智飞生物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开始爆发式增长,但与此同时,其营收增速在2018年创新高后开始向下,归母净利润增速更是连降两年。
而《投资时报》研究员注意到,也正是在2017年下半年开始,智飞生物陆续代理了默沙东公司四价HPV疫苗、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、九价HPV疫苗等多个重磅产品。
这一点,从销售毛利率也可以看出来,2015年—2019年,智飞生物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80.11%、92.10%、78.54%、54.77%和42.05%。从以上数据来看,销售毛利率也是从2017年开始,一路走低。
智飞生物近五年营收及增长率情况(亿元、%)
数据来源:Wind
智飞生物近五年归母净利润及增长率情况(亿元)
数据来源:Wind
研发投入营收占比不断下滑
医药公司研发投入的方向及研发费用的多少,决定着一家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。
2017年—2019年,智飞生物的研发投入分别为0.94亿元、1.70亿元和2.59亿元,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 7%、3.23%和2.45%。可以看到,该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虽然在不断增长,但其占营收的比重却在不断下滑。值得注意的是,2020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仅为2.00%。
与不断下滑的研发营收占比相对的,则是代理疫苗营收占比的不断攀升。2017年—2019年,智飞生物代理产品的营收分别实现2.74亿元、38.88亿元、91.89亿元,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20.40%、74.37%、86.80%。
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,智飞生物的营业收入对默沙东的依赖越来越强。
不过,需要注意的是,智飞生物与默沙东签署的5款在售产品代理协议即将到期。其中,四价HPV疫苗与九价HPV疫苗将于2021年6月底到期,五价轮状疫苗将于2021年底到期,23价肺炎疫苗及灭活甲肝疫苗将于2020年末到期。
业内人士表示,一方面默沙东和智飞生物因为某些相同价值观走到一起;另一方面,智飞生物在HPV市场已经占据一定的地位。综合来看,二者续签的概率较大。
值得一提的是,目前,智飞生物用于结核病的母牛分枝杆菌疫苗有望在年内获批,而国内仅有康希诺的Ad5 Ag85A处于一期临床。
不过,该公司另一款独家疫苗品种AC-Hib联合疫苗却遭遇停产危机,2020年上半年批签发量为0,去年同期为298.64万支。
对于智飞生物而言,是继续代理别家重磅疫苗过好日子,还是研发本家重磅疫苗暂时过苦日子,决定了公司未来的走向。
智飞生物产品研发情况
资料来源:公司2020年中报
过去三年,智飞生物代理产品的营收占比由20.40%上涨至86.80%,研发投入营收占比却从7%降至2.45%。2020年上半年,其代理业务占营收比重进一步增至99.73%,研发投入占比降至2%。而今,代理协议即将到期,能否续约是个问题《投资
华夏时报(www.chinatimes.net.cn)记者 孙梦圆 于娜 北京报道10月26日,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(CDE)发布关于公开征求《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(征求意见稿)》意见的通知指出,HPV疫苗研发周期
智飞生物8月29日晚间,民营疫苗巨头智飞生物(300122.SZ)披露半年度报告,财报显示,公司2022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183.54亿元,同比增长39.34%;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8.06亿元,环比略降6.06%。这份财报的背景是,
澎湃新闻记者 李潇潇“疫苗茅”智飞生物公布2021年和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。4月27日晚间,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(智飞生物,300122)公布2021年业绩显示,公司去年营收306.52亿元,同比(较上年同期)增长101.79%;
(报告出品方/作者:东方证券,刘恩阳,裴晓鹏)一、销售和研发并重的国产疫苗龙头企业1.1、始终聚焦于疫苗领域,产品储备丰富智飞生物始终聚焦于疫苗、生物制品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推广、配送及进出口,是疫苗板块的 龙头企业。公司 2002 年成立
挖贝网2月8日,智飞生物(300122)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公告,公告显示,2021年1-12月营业总收入为30,636,539,412.56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101.68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,196,998,319.2
新京报讯(记者 张秀兰)4月20日,智飞生物公布2020年年报,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51.90亿元,同比增长43.48%;净利润为33.01亿元,同比增长39.51%。2020年,疫苗批签发在新冠疫情的催化下,全年整体实现稳步增长。智飞生物集
记者 | 范嘉智编辑 | 陈菲遐3000亿市值的疫苗龙头智飞生物(300122.SZ)公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。中报数据显示,2020年上半年智飞生物实现营业收入69.94亿元,同比增长38.80%,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5.13亿元,同比增
12月22日,智飞生物和默沙东签订了新一轮采购协议,此次是就HPV疫苗等品种续签采购协议,协议期自2021年1月1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止,为期两年半,其中核心品种HPV疫苗采购期内合计采购金额达281亿元。不得不说,这部分收入又将会为
新京报讯(记者 张秀兰)10月16日,智飞生物发布三季报,得益于代理进口产品增加等因素,报告期内实现营利双收,其中净利润为24.79亿元,同比增长40.59%。智飞生物2002年开始投入生物制品行业,主要从事疫苗、生物制品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
获得国内独家代理两个HPV疫苗产品的智飞生物(300122.SZ)今年上半年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,公司产品结构遭遇颠覆。根据半年报,智飞生物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0.72亿元,同比增长365%;实现净利润6.82亿元,同比增长297%。无论从业
11月8日,胡润研究院发布“2022胡润百富榜”,智飞生物的蒋仁生家族以820亿元上榜。从乡村教师到市值千亿的上市公司老板,蒋仁生创办的智飞生物却撕不掉“代理公司”的标签。无论是创业之初引进的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,还是从默沙东引进的H
长江商报消息 ●长江商报记者 李启光年营收突破300亿元,仅依靠代理、“买技术”一飞冲天的智飞生物(300122.SZ),并不被市场看好。近日,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一起案件显示,被告人潘定权利用其职务便利,收取智飞生物40万元行贿款。实际上
11月24日,智飞龙科马官网显示,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疫苗(CHO 细胞)(以下简称“重组新冠疫苗”)针对目前流行的新冠病毒Omicron BA.5株临床试验获得最新研究进展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结果显示,使用重组新冠疫苗进行未成年人基
每经记者 吴治邦 每经编辑 张海妮10月22日晚间,智飞生物(300122,SZ)发布三季报。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达3.24亿元,净利润为1.13亿元,扭亏为盈。按照前三季度业绩预告,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是因去年“3·18”疫苗行业事件引发的政